曾經認識一位大老闆,一邊咬著檳榔,一邊抽雪茄,滿口三字經,可是他講的話卻都是一針見血的小道理,後來慢慢才知道人家還是留日的專家,難怪!沒有本事哪能用這種混法行走江湖?
【隨時準備,隨時開戰】
認識這位老闆其實有點邪門,我只是「好意」送一位朋友赴約,這位朋友『隨口』要我順便去打個招呼認識一下,沒想到一坐下來就三個鐘頭,因為人家不讓我走。
這位老闆看到我的名片後,足足盯了正反面文字好一陣子,這跟其他老闆不太一樣,大家寒喧哈拉幾句之後,他就拉我去另一個房間,說要給我看他的「收藏」;哇!真的太利害了,原來是他公司的「作品」,包括一些國內知名的設計工程案,還有國際知名品牌代理權都在他手上,他還說目前手上正有一個大案子想找我幫忙。
也許就是「善念」幫了我這個機緣,但是我要是沒有「準備好」,人家也不可能給我「機會」。
【開創新局,勇於冒險】
很多人找我「給他機會」,我總會問:「你有何專長?」有些人嘰哩呱拉的說了一堆資歷,唉!你背給我聽啊?誰記得住?你給我一份資歷表就得了吧!
這種「自我行銷」的小事都不會做,你要我給你機會「做大事」?我敢給你嗎?還有的更好笑,還沒做就先問:「酬勞有多少?」其實我也不知道你可以拿多少?所以你這樣問,我也不會答,乾脆就「算了」!
我不是老闆,我是顧問,所以我很多「工作」都是開發性,也就是提案時還沒有肯定的收益,做完了才有機會賺錢,而且也可能當義工,只賺到「人脈」。
開發十多個案件,可能只有一個成功,這是顧問的「好玩、刺激、挑戰性」,有此認知者才來「博輸贏」,否則建議你乖乖去當「上班族」。
【合作互補,共創雙贏】
顧問平常都在「練功夫」,也就是忙著「提案、搞案」,但是不見得有收入,可是一旦有具體成案,賺一次就夠活一年,因此這就是標準的「SOHO族」,沒收入的時候得咬緊牙根「瀟灑的活」。
我以前曾經「斷炊」過,那陣子我忙著整理檔案,也學會打電腦,更寫了一本書,所以我從沒有「無聊過」,我老是感到自己很忙,忙得沒時間出國去旅遊。
最近很多年輕顧問找我合作,我得說真話,你不需要「開發案源」,因為我有,但是你要投資「規劃時間」,還有「洽談時間」,這是我沒時間做的部分,如果我們互相支援「彼此不足」,那麼我們就像一個堅強的夢幻團隊,可以一起完成共同的理想!
歡迎前來拜訪 「吳建宏顧問的臉書」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直接點選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