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士大減產 記憶體利多
// Published 2019-07-26 by admin
 |
 |
|
 |
海力士大減產 記憶體利多 |
記者李孟珊、編譯黃淑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IMAGE_6610736_CENTER_0@–>受到記憶體價格低迷、美中貿易戰和日韓貿易摩擦等因素的衝擊,全球第二大記憶體廠SK海力士(SK Hynix)第2季獲利大減89%,同時宣布擴大減產,將自第4季開始調降DRAM產能,NAND Flash投片減少幅度也將由10%提高到15%,有助整體記憶體市況進一步好轉。
台廠包括南亞科、華邦電、群聯、威剛、旺宏等可望受益;SK海力士股價25日收盤大漲2%。
繼三星傳延後記憶體產線投資之後,海力士宣布減產、調整生產計畫,讓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觸底反彈的力道加深,再加上前一陣子東芝記憶體發生停電事件,第3季出貨量減少,美光也宣布減產幅度由5%上調至10%。業界認為,東芝、美光、海力士這三家廠商共握有全球NAND市場5成市占,三大廠產出大減,市場供給將會更趨於健康,有利報價反彈。
記憶體控制晶片大廠群聯,先前趁NAND報價低檔時大舉備貨,手中低價庫存水位超過百億元,隨著報價反彈,群聯低價庫存效益顯現。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先前就認定NAND報價將隨大廠減產而強勁反彈,漲幅可望達3成。
記憶體廠旺宏第2季營運回升;第2季營收75億元,季增24%,其中受惠於大客戶任天堂客戶積極拉貨,ROM營收季增幅度高達75%,年增41%,看待下半年表現,旺宏相當樂觀。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則看好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與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合約價,可望於7月落底,樂觀預期第3季營收與獲利可展現旺季水準,因日韓貿易戰短期不易平息,DRAM與NAND Flash價格將欲小不易。
華邦電部分營收占比各半為NAND Flash與DRAM,法人看好價格可望止跌回溫,看好華邦電下半年表現,董事長焦佑鈞日前也曾表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南亞科看待產業後市,也認為目前看來第3季銷售會比第2季好一點。
三大廠降低產能、加上面臨傳統旺季,DRAM及NAND Flash需求回溫,記憶體組群近期強力反彈,群聯、南亞科、旺宏、華邦電等昨日盤中都攻上波段新高價。
群聯收338元、漲5元,南亞科收76.5元、漲4.7元,旺宏收32.4元、華邦電收18.5元,各別漲1.85元、1元。<!–@IMAGE_6610917_CENTER_0@–>
|
|
 |
日韓貿易衝突 SK海力士晶片減產 |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聯合報 |
<!–@IMAGE_6611004_CENTER_0@–>
繼三星傳出延後記憶體產線投資後,全球第二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南韓SK海力士(SK Hynix)表示,將縮減產量與投資,以回應充滿挑戰的市況與日韓貿易爭端,第四季就會開始減少DEAM晶片產量,並減少今年NAND晶圓輸入逾百分之十五,同時預估明年的資本支出將「遠低於」今年。
SK海力士表示,將減少主要記憶體產品的產量,聚焦於高密度產品,以改善獲利能力。SK海力士第四季將開始縮減DEAM產能,下半年將把部分位於仁川的DEAM產線轉換為CMOS影像感測器產量。
面對日韓貿易爭端,SK海力士主管說,正試著盡全力固料確保庫存,但是若日本持續管制出口,仍然無法排除生產受擾的可能。
瑞穗證券分析師指出,除非晶片價格真的顯著回升,否則SK海力士不太可能擴大投資,明年晶片供應看來會趨於緊俏,因DEAM製造商可能減產、但需求明年預料將復甦。Eugene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則認為,減產對供應面而言是好事,但重點在於需求是否會回升。
SK海力士也計畫減少今年NAND晶圓輸入逾百分之十五,減幅比先前規畫的百分之十還大,也將評估南韓兩個產線的擴產時間點,並預期明年的資本支出將遠低於今年,「我們將彈性調整生產與投資,以符合不斷變遷的市場環境」。受減產消息鼓舞,SK海力士股價二十五日收盤大漲百分之二。
|
 |
 |
|
海力士大減產…半導體矽晶圓復甦添變數 |
記者李孟珊、編譯黃淑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受美中貿易戰和半導體廠庫存升高影響,全球半導體矽晶圓第2季出貨面積持續滑落,為六季來低點,又面臨三星、SK海力士、美光、東芝等主要記憶體晶片廠陸續傳出減產、暫緩新產能開出計畫等消息,雖然有利記憶體市況反彈,但也讓半導體矽晶圓市場復甦再添變數。
海力士昨日除了宣布減產計畫,也計劃減少今年NAND晶圓輸入逾15%,減幅比先前規劃的10%還大,同時預估明年的資本支出將「遠低於」今年。海力士表示,將彈性調整生產與投資,以符合不斷變遷的市場環境」,下半年將把部分位於仁川的DRAM產線轉換為CMOS影像感測器產量。
業界分析,全球主要記憶體廠每月消耗數十萬片半導體矽晶圓,是半導體矽晶圓最重要的出口。今年以來,記憶體市況低迷,加上主要半導體廠進行庫存調整,讓半導體矽晶圓報價鬆動,出貨量也受影響。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今年第2季全球半導體矽晶圓出貨面積降至29.83億平方英吋,為近6季以來首度跌破到30億平方英吋大關以下,下探1年半來低點。主攻現貨市場的半導體矽晶圓廠壓力更大。
半導體業者表示,記憶體廠庫存水位升高,是導致矽晶圓現貨價格持續下滑的主要關鍵,12吋報價降價壓力最大。其他如6吋、8吋等規格產品,現貨價也難逃下修命運。
|
 |
 |
|
南韓科技廠 憂被踢出日本「白色清單」 |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
隨著日本將南韓移出貿易優待國「白色清單」的公眾諮詢期結束,日本可能很快就會動用這項有力武器,可能限制南韓從日本進口的數百種商品,威脅南韓自日本進口的97%產品,不僅衝擊南韓科技大廠,還可能影響全球消費電子品牌的生產。
日本針對是否將南韓移出白名單的公眾諮詢於24日結束,這次徵詢的時間為24天,而非多數情況的30天,顯示日本內閣可能會提前、而非延後宣布決定。理論上內閣將在8月做出決定,但可能最快本周就會宣布。
將南韓白名單剔除,可能會進一步打擊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等南韓科技大廠。高盛經濟學家表示,此舉可能影響南韓從日本購買的97%進口商品。具體來說,南韓的廠商需獲得日本政府的個別批准,才能從1,120種日本戰略材料中進口種非敏感產品。
韓國投資證券公司的分析師說,其他263項產品是日本已規定需要批准的敏感材料。
分析師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南韓被移出白名單後,哪些產品所受影響最大,但一旦從化學到機器等產品的蓋括性批准遭取消,半導體及新能源汽車等有前景產業可能受影響。
|
|
 |
台灣之星 也要搶5G入場券 |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今年底台灣將展開5G頻譜競標,被業者視為是取得5G入場券的關鍵一役,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昨(25)日強調,對於5G頻譜勢在必得,大股東也全力支持台灣之星發展5G。
今年以來台灣之星陸續進行幾個籌資計畫,計畫籌措不超過90億元,私募對象為頂新集團旗下頂安開發、頂安、頂有投資等,同時提高銀行融資上限至80億元,已經籌措170億元,為競標5G頻譜資金做好準備。
近期NCC正在制定5G頻譜競標規則,要朝向3.5GHz頻譜取得上限為100MHz,被小業者視為是「三大殺兩小」,各業者也認為此舉將造成頻譜競爭激烈,標金衝高,成為資本戰。
雖然政府開放共頻共網共建「三共」,但賴弦五直言,「誰會借我網路、頻譜?」因此取得3.5GHz頻譜是勢在必得,也是台灣之星持續經營、參與5G市場的關鍵。
|
 |
 |
|
三星摺疊機 9月上市 |
編譯林奕榮、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南韓三星電子昨(25)日發出聲明,延後上市的摺疊智慧手機Galaxy Fold已完成改善作業,將在9月上市。
三星在今年2月於美國發表Galaxy Fold,原訂4月下旬上市,但發給評測者的樣品出現瑕疵,三星陸續暫停發表計畫,最後宣布無限期延後上市時間,三星電子總體營收表現也受到衝擊。<!–@IMAGE_6610423_CENTER_0@–>
SK證券公司分析師表示,Galaxy Fold的延遲上市,將會影響消費者對這款手機的期待程度,如果今年能賣出30萬支,就算是不錯的成績。
三星先前表示,計劃在第一年銷售至少100萬支Galaxy Fold;相較下,該公司以往推出新款手機時,年銷售量平均為3億支。
三星昨天聲明,已改善Galaxy Fold設計和構造,包含鉸鏈頂部和底部增加強化結構的保護罩、Infinity Flex螢幕下方新增金屬結構層,為螢幕帶來更強悍的保護,讓Galaxy Fold鉸鏈設計和機身的間隙減少等。
三星正在進行最終產品測試,三星表示,積極提升Galaxy Fold整體使用經驗,包括針對摺疊特性優化更多應用程式與服務,9月起將陸續在特定市場推出。
三星下半年新產品陸續出爐,包含旗艦機Galaxy Note 10 、 Galaxy Note 10+ 將在8月初發表,新款產品上市表現,受到市場矚目。
IHS Markit 顯示部門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預估今年折疊手機整體出貨量約100萬支,仍屬於測試階段。
謝勤益指出,Galaxy Fold瞄準高端且需同時開啟多工處理的使用者,預期將有一定商機,下半年華為等其他廠商也會推出折疊手機搶市。
|
遠傳 推智慧停車神器 |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遠傳電信(4904)搶進智慧停車商機,昨(25)日宣布智慧停車神器「Parking GO」LINE官方帳號上線,率先開通台中市,年底前開放台南、新竹等七縣市,約3萬個停車位建置,將成全台最大NB-IoT智慧戶外停車資訊系統。
遠傳去年獲經濟部工業局「萬磁王計畫」,並命名為「Parking GO」智慧停車系統,將於今年底前完成全台七縣市、共計3萬個戶外停車格地磁偵測裝置,協助管理單位掌握車位周轉率、提升城市治理績效。
|
 |
 |
|
台灣大攻5G 拚半年商轉 |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IMAGE_6610441_RIGHT_350@–>台灣大哥大昨(25)日董事會通過將參與5G執照競價,台灣大昨日也舉行線上法說,總經理林之晨表示,5G執照有20年,台灣大將穩紮穩打,積極發展整合物聯網垂直應用解決方案。
台灣大第2季營收296.1億元,稅後純益32.1億元,每股純益1.16元,超越財測表現;累計上半年營收594.9億元,年增1%,年度財測達成率48%,稅後純益62.8億元,每股純益2.29元,獲利財測達成率51%。
台灣大表示,6月營運表現較去年同期穩定,顯示營運基本面轉佳,iPhone專案申辦量超過65%,搭配家電3C產品成長6個百分點,雲端服務貢獻收成長14%,物聯網裝置數量較去年成長35%,資通訊服務較去年成長70%。
林之晨表示,未來結合momo及AppWorks等,打造令客戶心動的整合新服務,可為營運帶來新動能。
法人關心5G計畫及未來財務規畫,林之晨表示,NCC將於12月進行5G競標,明年釋照,拿到3.5GHz中段頻譜的電信公司,在六個月建置期後,可望開啟商轉,5G競爭市場很難預測,但很有可能還是既有的幾位業者。
台灣大表示,4G投資近尾聲,將財務彈性布署資金,延伸業務版圖。林之晨指出,5G執照是20年,會穩紮穩打進行,競標策略屬機密。至於商業模式,會在水平通訊服務上建立端到端的整合解決方案。
林之晨強調,IoT是5G服務重要一塊,但仍要看產業需求,5G業務發展將為醫藥業、製造業和零售業、智慧城市等,整合最佳IoT垂直運用方案。
至於5G資本支出,台灣大財務長俞若奚表示,明年財測及資本支出將在明年初公布。
法人也關注momo發展優勢,台灣大表示,倉儲系統是B2C電商業者一大競爭力,momo具極佳領先優勢,未來一、二年內競爭對手都難望項背。<!–@IMAGE_6610801_CENTER_0@–>
|
|
 |
華為效應 鴻海集團2公司股價漲 |
記者尹慧中、李仲維∕綜合報導/聯合報 |
<!–@IMAGE_6611008_CENTER_0@–>
大陸媒體報導傳出鴻海集團旗下富智康(FIH)接到華為轉單,但據了解,華為在美國出口禁令有望鬆綁,最先受惠應是專精網通領域的鴻海子公司工業富聯(FII),該公司股票昨也大漲逼近先前掛牌發行價。鴻海集團昨則不評論單一客戶訊息。
大陸媒體報導傳出,受美國出口禁令影響,華為產品供應鏈在組裝部分有所調整,並直接點名因偉創力與華為合作有雜音,FIH將受惠轉單效應。FIH並未對外發布相關回應訊息。
FIH先前已經在七月中旬發布公告提及今年上半年估計虧損將收斂至八千五百萬美元以下、對比去年同期虧損逾三億美元改善。
日前有大陸報導稱美資代工巨頭偉創力位於長沙望城經濟開發區的工廠已停產,表面看是因美國對華為禁令的影響,但真正原因是華為將偉創力從代工合作名單中剔除。
偉創力是僅次於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專業代工廠,每年拿下二十五億美元的華為訂單。但陸媒報導,在美國禁令公布後,偉創力要求全球所有工廠馬上停止與華為合作,且拒不歸還華為所有權的設備和物料。華為一怒之下拉走所有原材料,不再與偉創力合作。
華為剔除偉創力之後,必然要選擇新的代工夥伴。大陸媒體援引消息判斷,富士康應該承接偉創力的部分產能。目前富士康深圳廠區華為相關的產品生產均有所成長,且在加足馬力擴增產線。
面對市場傳出鴻海集團相關消息,鴻海昨再次強調,「有關公司營運資訊,依正式公告聲明為主。公司一向不評論任何有關既有及潛在客戶、產品、供應鏈夥伴的市場傳言」。
在港股上市的富智康昨一度大漲逾百分之三十,收盤漲百分之二十二,收港幣一點○五元;在A股上市的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股價昨收人民幣十三點四元,上漲百分之二點七。
|
 |
 |
|
富智康擴產 迎華為訂單 |
記者李仲維、尹慧中∕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美國對華為出口禁令可有望鬆綁,市場傳華為近期增加訂單量,鴻海集團旗下富智康(FIH)獲轉單、擴增產線,網通領域的子公司工業富聯(FII)也受惠。
FIH股票昨(25)日早盤一度暴漲逾30%,FII更漲到接近當初掛牌發行價,至於鴻海集團則照例不評論單一客戶訊息。
大陸媒體報導傳出,受美國出口禁令影響,華為產品供應鏈在組裝部分有所調整,點名偉創力已從華為代工合作名單中剔除,FIH將受惠轉單效應。
FIH先前在7月中旬發布公告,強調今年上半年估計虧損將收斂至8500萬美元以下、比去年同期虧損逾3億美元改善。
鴻海昨日再次強調,「有關公司營運資訊,依正式公告聲明為主。公司一向不評論任何有關既有及潛在客戶、產品、供應鏈夥伴的市場傳言」。業界認為,大陸市場消息應該是針對兩件事情,大陸市場率先傳出的消息應是網通類產品,其次才是手機相關消費電子產品。
大陸媒體指出,偉創力是僅次於FIH的全球第二大EMS代工廠商,是華為的重要代工廠之一,每年訂單高達25億美元,但美國一公布禁令,偉創力在全球所有工廠馬上停止與華為的一切合作,包括停止生產和拒絕發貨,且拒不歸還華為所有權的設備和物料。華為一怒之下拉走所有原材料,不再與偉創力合作。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日前表示,今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將達2.7億支,顯示華為持續看好市場。
|
 |
 |
|
大同條款發威 虹冠電變天 |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IMAGE_6610691_LEFT_350@–>公司法「大同條款」發威,再度有公司因此易主。電源管理IC廠商虹冠電昨(25)日舉行股臨會並改選董監,公司派落馬,市場派獲得虹冠電大股東、IC設計廠松瀚的支持,提名的七董二監候選人全部當選,經營權瞬間變天。
松翰獨董蔡高忠持有1,300多張虹冠電股票,結合上百名股東提案舉行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昨天股臨會股東出席率高達89.72%。據了解,松瀚是虹冠電最大股東,持有約8%多股權,本來就希望兩家公司合作,因此也支持蔡高忠以個人身分出面主導股臨會。
虹冠電董監選舉讓董事會全面換血,蔡高忠的得票權數最高,後續依相關程序成為新任董座,原董座柯拔希等人全數辭職。
在這次虹冠電董監改選中市場派擊出全壘打,松翰也拿下兩席董事。市場派提名的董事人選,包括虹冠高階經理人黃新年、林保偉,以及獨董吳傳銓、蔡淑真,與監察人喻家麟、石淑芬,都順利進入虹冠電董事會。
虹冠電原經營團隊中,不少主管在股臨會前辭職,不過核心人員包括研發與業務主管等在公司易主之後都留任。新董事會組成後,迅速派任黃新年擔任總經理,他原為虹冠電研發長兼營運長,林保偉則是業務處兼應用工程處副總經理。
|
蔡高忠掌舵虹冠電 強調不炒股 |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松翰獨董蔡高忠昨天以個人身分成為虹冠電新董座,可預期未來將積極促成兩家公司攜手合作,扮演關鍵人物。他昨(25)日表示,「絕對不是進來炒股,當選就是責任的開始」,提出五大經營理念。他說,看好虹冠電「有資格打世界盃」,擁有開發多年的祕密武器將上市,有未來發展潛力。
蔡高忠出身東吳經濟所,曾任倍利證券資本市場部副總,也是上櫃生技股醣聯的董事,以及益友管理顧問董事長。他的五大經營理念,包括落實公司治理、提升營運效率、深耕核心技術、蓄積成長動能,以及創造員工與股東雙贏。
虹冠電近日公布財報,第2季本業仍處於虧損,但因有業外收益挹注,單季與上半年都維持小賺。公司本業何時轉盈?蔡高忠表示,會開源節流,努力以赴。
雖然才剛上任,蔡高忠對於虹冠電未來發展已胸有成竹。他說,除了PC應用,將有新產品可應用於手機與筆電等領域。例如充電器體積還可進一步縮小,相關產品在近期將面市。
|
|
 |
‧一封來自安置機構孩子寫給我的信 當別人認為你做不到時,你更該告訴自己為什麼要讓別人來決定你能不能做得到,應該是你決定才對。過去發生的事不管是喜怒哀樂、痛苦還是恐懼都無法改變,但可以靠著自己重新定義經驗帶來的影響。
‧《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粉絲必訪新加坡景點 再創日本票房新紀錄的《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是首次將電影場景以日本國外「新加坡」為舞台的作品。電影中更神還原許多新加坡知名地標、美食景點等,透過電影將帶領觀眾,看見前所未見的新加坡。 |
|
|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聯絡我們】。 |
|